

文章分享ARTICLE
助人者也需要被關注-社工也需要喘息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有一些成長中的創傷經驗,不管是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輕女」、手足間長輩們無心或有意的「比較」或是學校中和同學、師長們的互動或者場場考試中的競賽等等,對我們多少都有影響。試問如果我們沒有機會去整理自己的傷痛卻要帶著自己的傷痛去陪伴別人的傷痛那是多麼殘忍的歷程?
認識產後憂鬱症
部分婦女在生產後,會產生一些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定現象,但這些現象大部分會在幾天後消失,少部分症狀嚴重之個案,便需要專業介入協助治療。但因為這些症狀可能是不自覺,或常被家屬或周遭親友忽視,以致常無法及時給予適當的幫忙,而造成個人及家庭的困擾,甚至傷害等情況,因此;以下將以淺顯的方式簡介產後憂鬱症的可能原因、分類及處理方式等資訊,期喚起大家正確認識產後憂鬱症。
爸爸育兒經-首重愛妻兒建立親子關係
當寶寶哇哇墜地的那一刻起,新手爸媽們在欣喜迎接之餘,就要開始面對種種育兒的挑戰,從寶寶餵食母奶、洗澡、換尿布、打預防針到安撫、玩耍和教育等,每一項挑戰都需要新手爸媽同心協力,經過不斷的學習與體驗的。在這許多的育兒活動中,媽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媽媽親餵剛出生寶寶是需要許多時間的學習與適應。對新手爸爸而言,有時在媽媽與寶寶的身邊,似乎發揮不了功能,認為自己幫不上忙,因而看著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疏離感倍增,心情上顯得低落與無助。到底新手爸爸可以為寶寶做甚麼?
藝人朋友呼籲「希望他能快點走出來 !」、「快點振作起來!」資深心理師卻這麼說......
前陣子的女藝人因病過世事件,有不少探訪逝者親屬的藝人,在受訪時呼籲其配偶:「希望他能快點走出來!」,接著也看到許多報導都是希望當事人快點走出來......。
對於失去所愛的人來說,留下來面對失落,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走出來呢?其實,走出來,沒有一定的時間表,實務上,我卻常常告訴對方:「至少半年」。通常,我會建議諮商的當事人給自己至少半年的時間,好好的傷心,允許自己可以流淚、可以想念對方,畢竟,逝去的人無論時間長短,都曾在你的生命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給自己半年的時間走出來是值得的。
「想念,沒關係啊!」允許自己好好難過,真實的展現軟弱,往往讓你我更堅強
先「想念」吧!才有「走過」悲傷的時候。 那些不同平常的反應,其實,是代表著我們對方是生命中真實存在著,他/她的離開,是我們某部份的失去啊! 面對失去,就讓自己好好想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