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享ARTICLE
傳愛.在澎湖—《惠民醫院重建計畫》即將啟動
針對醫療分佈不均與需求、人口老化、老年疾病慢性化、老年失能及依賴度高等因素,為了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量能,即將展開「澎湖惠民醫院重建計畫」。選擇醫療資源較少的湖西鄉成為重建規畫基地,期透過改建,讓醫療及養護系統緊密結合,為菊島居民及長輩營造更好的醫療健康照護環境。這是讓愛轉動與傳承的一刻,期盼整個台灣社會都能和我們一起攜手,為離島長輩與居民的照護事工盡一份心力。
願你一生快樂
能能今年二十二歲,在他兩歲時確診肯納(自閉)症,距今已經二十年了,一路走來充滿喜怒哀樂,備感艱辛。他出生於宜蘭,當時資訊沒那麼發達,也不知道肯納(自閉)症是怎麼一回事,以為只是有點社會退縮,不太喜歡與人交往。不過當我們深入了解才知道不是這麼簡單,醫生說沒有藥可以治癒,只有靠行為治療改善,還好當時羅東聖母醫院已經開辦日間早療課程,我和能能爸爸心想,只要我們配合職能治療團隊,努力做早療,一定會有成效。
我的愛,是徐徐的溫度
得知娃娃有多重障礙時,我沒有怨天尤人,我的想法是:這是我的女兒,我要好好照顧她。然而親戚們卻探究是不是太太懷孕時吃錯什麼藥,才讓娃娃變這樣,這樣的質疑讓她傷心流淚了半年,於是我安慰她說:「既然老天認為我們適合照顧這個小孩,我們就認真照顧她吧!」
【新型菸品真相】電子煙=瘟疫
美國加州衛生局(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亡羊補牢大推宣導廣告,片中數名青少年因好奇心而嘗試吸食新型菸品,當中的有害物質(包含尼古丁)刺激大腦,造成青少年易怒、頭痛、焦慮、學習障礙、情緒波動等症狀。 目前還沒有可以戒除新型菸品的方法,青少年身陷無助與懊悔,更喚不回最初的快樂。
有一種愛,可以放下牽掛-一位身心障礙孩子母親的盼望
孩子出生後半年多,漸漸發現孩子的發展狀況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樣,我們從恐慌、害怕到鼓起勇氣到醫院,開始了漫長的求醫之路。在奔波各地求醫的過程中,不同的專科醫生所告知的一切,所帶給我們身心靈的震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確診為視覺障礙的他,每隔一段時間就給我們一個「驚喜」,出現身障手冊上不會出現的功能性障礙。一直到接近兩歲時,孩子才跌跌撞撞的學會走路,但我們不敢也不曾放開手讓他一人獨自行走,因為怕他撞到、怕他跌倒、怕他受傷,這樣馬不停蹄的憂傷一直延續到小一上學期。
2020年世界無菸日主軸:「真相大白:菸商鎖定新世代」民團呼籲立即修法!
董氏基金會指出,跨國菸草公司2011年起全面介入行銷電子煙,2015年再推出加熱菸,以擴大市場營利。世界衛生組織(WHO)揭露菸草公司鎖定年輕人行銷新型菸品,將2020年菸害防制主軸訂為:「真相大白:菸商鎖定新世代」,促請各國政府確實管控或禁止新型菸品危害、保障下一代健康。
Love from Taiwan—愛無距、愛無懼
一箱箱打包印有《Love from Taiwan》的防疫物資,
集結了每一位台灣鄉親、每個團體無分宗教的愛,
感謝台灣鄉親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台灣鄉親ㄟ愛。
愛在瘟疫漫延時 ,
愛也在你我之間漫延,
愛拉近了我們之間距離,
愛也緊緊連結了我們的心,
愛無距,愛無懼!
一起去澎湖,那裡很需要我們
每天從將軍搭船,在海上搖晃40分鐘,再騎著電動車到惠民醫院護理之家探望臥床家人,錯過了船班,這天就無法看到家人,是阿嬤每天的擔心掛念。
中風臥床、眼睛看不到的阿嬤,總期盼聽到在台灣女兒的叫喚聲,那怕只是一個月一次的探視。
澎湖的長輩把孩子養大,孩子到了台灣本島工作、生活,自己卻孤獨、寂寞的留在澎湖。
年輕人都到臺灣打拼,留守家園的長輩,誰來照顧他們?誰來守護他們?
聖母樂智日照中心週年慶
樂智中心週年慶即將到來,團隊伙伴與樂智的長輩們一起討論著週年慶的活動,因課程中學會做許多的點心,其中「仙草芋圓」深受大家喜愛,那我們就用「古早味的仙草芋圓」及「古早味一日市集」跟大家博感情吧!
謝謝台灣!加油,義大利!
Thank you Taiwan, God Bless Italy.
Father Giuseppe Didone Thank you letter to Taiwan
謝謝台灣!加油,義大利!
呂若瑟神父致台灣社會的一封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