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人員心理諮商補助計畫」心得文章 撰文者:杜長齡
「如果有需要,請適時求助專業資源喔!」這是社工人員最常對服務的個案所說的一句話。
但只有在助人者本身做角色轉換時,才能深切的體會到要主動求助、面對問題而不逃避,除了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還有對費用負擔的憂慮。
社工人員在普遍社會當中是相對低薪又承受著社會大眾高期待、高標準的職業別,要能夠跨過經濟負擔的門檻來照顧自己幾乎超過所能負荷的心理能量,其實是很多社工人員在接受諮商補助後,最想要表達感謝的原因。
因著許明傳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基金所支持的「社工人員心理諮商補助計畫」,在2020年有來自不同領域、單位的社工人員們,
服務對象包括受暴婦女、地區性社福中心、身障單位、愛滋、老人中心、燒燙傷、青少年等,
他們認為能夠接受一段專業心理諮商的服務,就像是走一趟自我整理、自我安頓的旅程。
楊社工(化名)談到在諮商過程中,可以暫時離開工作者的角色,停下來整理自己的思緒、感受,對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和應對模式有更多的覺察,
在心理師成為一個安全的客體,讓自己能夠有機會去練習、嘗試不同關係應對的可能。
有些助人者在過去其實也經歷過重大的創傷事件,在現在服務他人的日常中,不時的會被引發而內心隱隱作痛,這些傷口有時在為他人付出的同時,是同理跟共鳴的助力,但若從未整理過這些自身的議題,會讓社工員更容易產生耗竭與專業困境。
張姓社工(化名)在心得回饋中提到感謝這樣的方案讓諮商費用上可以減免,讓我可以好好處理自己的議題,諮商過程中能夠去討論工作及與個案之間的界線,不管是哪個課題,都能讓自己更加明確自身方向,對於未來與個案的工作也很有幫助。
另一位陳姓社工(化名)更精確地分享到自己在接受諮商服務後,回到工作岡位上,能夠跟個案分享自己的諮商經驗,幫助其重塑對心理資源使用者的定義,降低擔心、看見自己的需求,讓個案與資源能順利地連接上。
這個方案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個人層次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它像種下種子帶來了蝴蝶效應,我深信這個改變是持續的在發生中。
許明傳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基金邀請您一同來關注社工諮商相關議題~